“成服”——规范丧礼

所谓成服,就是穿着丧服,即按礼法规定的丧服模式包括套式、款式、材质、做工的等把丧服穿戴完整。在古法丧礼中,丧服是一个套装,包括帽子、帽穗子、上衣、下裳、额带、腰带、丧鞋、杖(哭丧棒)等。丧服分五等,即“五服”,包括斩衰、齐衰、大功、小功、缌麻。等级不同,丧服的材质和做工不同,但都是一套。成服的基本意思就是按规定的套装穿好丧服。

传统社会条件下,特别是宋元之前,丧服是现做的,包括寿衣、棺材、明器等都是现做的,需要时间,所以有“三日成服或四日成服”的规定。就是说,家有丧事,一开始要“变服”。所谓变服,就是临时穿着简易丧服,或一块麻布、白布等,披在肩上、顶在头上;或一根丧带扎在腰里、系在头上等等。待丧服制作就绪,主家前期准备工作完成,再成套完整穿着丧服。

“成服”是古法丧礼的法定程序和规定动作。我们以规范丧礼典籍文本为依据讨论一下这个问题,供大家参酌与评述。

1、“成服”在典籍文本和制度文本中的规定

(1)关于四日成服

四日成服是这样算的:逝者咽气那天叫初终,第二天小殓(穿戴),第三天大殓(入棺),第四天成服。

丧礼典籍文本《仪礼—–士丧礼》有:“三日,成服,杖。”按郑玄的注,三日是指“既殡之明日,全三日”,也就是逝者咽气算一天,第四天成服。“杖”后世演义为哭丧棒,在成服时或者说从成服开始使用。

《朱子家礼—-丧礼》有:“成服。厥明(大歛之明日,死之第四日也),五服之人各服其服入就位,然後朝哭相吊如仪。”就是说,成服之后,丧服人员确定位次,规模性的丧礼仪式如堂祭(朝夕奠)等,才正式开始。

丧礼制度文本《大明会典—丧礼五(庶人)》有:“成服。大殮之明日。厥明,五服之人各服其服入就位,然后朝哭相弔如仪。”明代的丧礼制度以朱熹的《家礼》为蓝本。

(2)关于三日成服

三日成服就是在大殓当天成服。即初终第一天,小殓第二天,大殓第三天,大殓当天成服。

丧礼制度文本《大唐开元礼》卷一百四十五有:“三日成服,内外皆哭尽哀。”

丧礼制度文本《钦定大清通礼》有;“大殓。是日成服。五服各以亲疏为等,斩衰三年——–”。

三日成服和四日成服,只是时间规定不同,成服的要求是相同的。即“五服”制度基本设置和基本内容是一脉相承的,各朝代都是一样的。

2、“五服”的基本规定和基本要求

应当清楚的是:五服一开始就是丧礼概念,而且一直都是丧礼概念。从商周秦汉到宋元明清,中国人文历史三千多年,五服制度一直没变,内涵意义也一直没变。晚清以来,民间有将“五辈人”当成五服的说法,明显是对五服制度的误读和误解。实际生活中,有服的人都是亲人,所以通常以没出“五服”表示亲近。

五服就是五种丧服,包括斩衰、齐衰、大功、小功、缌麻。丧服材质和做工有较大差异,款式套式也有区别。以逝者为参照,按亲疏关系确定丧服。

隋唐之前,丧服的材质以麻为主,包括大麻和苘麻,大麻就是黄麻,苘麻就是苘。后世有“披麻戴孝”之说,这个披麻,就是从这里来的。现实生活中,许多地方,家有丧事,孝子的腰里要系上一根匹麻、苘麻或麻绳、苘绳,就是麻质丧服的传承。

隋唐时期,棉花从印度传入中国,随着种植范围的不断扩展,棉布逐渐成为人们服饰的主要材质。丧服也随之以白色棉布为主。披麻戴孝的“戴孝”,就是穿着棉质白色丧服的意思,这个孝是白色丧服布的意思,不是孝顺的意思。近代以来,民间将丧服说成是“戴孝”,明显是曲解了。

关于具体的五服制度,单独立篇叙述,这里从略。

3、“成服”的现实生活选择

古今几千年,人事不同天。时移世易,物非人非。时代变了,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变了,人文理念和审美情感变了,丧事操作和丧礼要求也应当随之变化。这很正常。但请注意,万变不离其宗。所谓“宗”,即丧礼的基本设置和基本套路。

结合实际生活,成服的丧礼选择应注意以下事项:

(1)丧服是一个套装,应当按套穿着

丧服套装的基本构成是上衣、下裳、帽子、鞋子、带子和哭丧棒(古法丧礼叫杖)。三年丧的重服人员,包括子、孙、媳、女等,应当丧服全套。习俗可以简化,但礼仪要求是套装。

丧服使用孝袍的,一般应当同时穿孝鞋,戴孝帽,扎孝带,系麻绳,持哭丧棒。使用孝带、袖章、纸花等作为简易丧服的,丧服套装也可以随之简化,即使用特定单一丧服标识,不论套。

(2)实际生活中,“开吊”是成服的时间节点

就是说,开吊之前,可以使用简易丧服但开吊之后,各种丧仪活动逐次实施,使用丧服套装的,应当成套。

开吊就是正式开始丧仪活动。一般丧事操作选择是下葬的前一天。

(3)丧服是生者对逝者表示哀悼的特定服饰。与孝顺、孝道没有礼仪上直接关系。老子死了,儿子丧服;儿子死了,老子丧服,都是一样的。

现实生活中,将“戴孝”局限于晚辈,有“长不服幼丧”“老不服少丧”的说法和做法,明显是误解误读了规范丧礼。应当纠正。

归结一下。必须清楚,传统文化条件下,宗法家庭的基本规制就是丧服制度规范的。嫡庶、尊卑、长幼、亲疏、贵贱等等伦理规矩,都源于丧服制度。礼就是生活规矩,丧礼是礼基础载体。

一定要明白,丧服就是生者对逝者表示悼念的特定服饰,与孝道没有关系,也没有长幼尊卑区别。实际生活中,将丧服归结为戴孝,肯定是错误的。

丧服制度是传统社会的基本家国制度,成服是丧事操作的重大事项。但现实生活中,依法治国治家,礼仪没用了。所以成服只是丧事的辅助手段,丧礼意义没了